五月德育|小餐桌大文明
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,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饮食礼仪也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。可我们谈起中餐及其餐桌礼仪时,很多同学都说不出、做不到。随着物质生活极大满足,曾几何时,我们重要的文化礼仪竟被我们悄无声息地丢掉了。
今天让我们简单地说几个餐桌礼仪。
一、不要把筷子立在米饭中。
不小心把筷子弄掉或把餐盘打碎,要说抱歉。
二、长幼有序,先请长辈上座。
共同吃饭时,长辈开动后,小辈才可以开餐。聚餐时,尽量等所有人的餐食到齐后,再开饭。
三、吃有吃相。切忌“吵”、“挑”、“剩”。
吃饭时不要用筷子敲碗盆;不能将饭碗放在桌上,一手拿着筷子就着碗吃饭;不能将两肘放在桌上;夹菜时,不能用筷子在菜里翻来翻去;吃饭时菜、饭不能掉在地上、桌上,到处都是。
四、吃饭时,不要发出声音。
吃饭时不能吧唧嘴,喝汤时要用勺子一口一口轻轻喝,如果声音过大,会被视为对旁边吃饭的人不尊敬、没有教养。
五、吃饭时不看电视、不看手机。
餐桌上将同桌人视为自己的交流对象,玩手机、看电视都是对同桌吃饭人的不尊重和不礼貌。
大家可以看到,中餐的礼仪,将长者和他人的位置看得很重。中餐礼仪教会我们应该做事将他人放在心里,拒绝只顾自己、不顾他人的行为举止。
在校园中,我们更应该践行校园的就餐礼节。在千余人的食堂里,我们提升团队意识,明白在集体中就餐,为了提升整体的就餐体验,我们应该怎么做。
为此,我们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:
候餐时,安静行走、排队有序。
打餐时,营养适量、文明有礼。
进餐时,低声就餐、注意仪态。
倒餐时,避免浪费、轻拿轻放。
“人必自重,而后人重之”,意思是说人先要主动要求自己,自尊自爱,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。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,餐桌礼仪都是我们文明素养的体现,而每一个人的行动代表的是他的班级、他的学校,甚至他的国家。
“传承文化,践行文明”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教育,在明天的行动中,看到每一个同学的改变。